“有没有干净一点的社交软件”“还有哪些好玩的社交软件”“小众的社交恋爱APP推荐”等广告标题时常出现在一些内容型APP的信息流里。


人们都说要入乡随俗,陌生人社交软件打广告也不例外,这些软件好像是请了同一家广告商对他们的文本进行打磨,虽然每次故事都有微调,但万变不离其宗,语句套路与标签的变化来来回回就是那几个。

有相关论文研究表明,目前主流的社交恋爱交友软件的用户群体中,75%用户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,也有70%的年轻人在面对问卷调查时表示曾有接触过相关软件[1]。可见,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用户群体以年轻人为主,当众多软件都想在陌生人社交领域分一杯羹时,有效的广告设计就成为了它们发展用户群体的重要路径。


本期全媒派作者对数个陌生人社交软件的广告文本进行了研究,试图对陌生人社交软件的故事式广告套路进行分析。这些标题吸睛的广告真的抓住了年轻人的心吗?广告里反复提到的那些关键词和标签,是否真的代表了当前年轻人真实的社交需求?

讲故事的套路为何如此相似?

广告就要广而告之,就需要把自己软件的特点说出来,让用户了解并引导下载。同时要注意投放平台,要根据用户所处的媒体环境去“量身定做”[2]。例如,在知乎选择用讲故事的方式去打广告,就适应了平台用户的阅读习惯,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。

道具 举报 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