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选择生活。选择一份活儿。选择一项事业。选择一个家庭。选择一台他妈的大电视。选择洗衣机、汽车、镭射音响,还有电动开罐器。选择小心保养自己的身体、低胆固醇和牙科保险。选择固定利率的抵押贷款。选择政府提供的低价而体面的住宅。选择你的朋友。选择休闲装和配套的旅行包。选择用分期付款买回同系列的他妈什么织物做的三套件西装……然后在某个星期天的早晨问自己我这是在哪儿呀。选择坐在那张睡椅上看让脑子发木脑浆被挤成稀屎状的体育节目,一边往自己嘴里塞他妈的垃圾食物。”
电影《猜火车》里的这段经典台词,在30年之后,意外地迎来了一段独特的回响——剧集《掩耳盗邻》的结尾,酒醉的主角库珀和巴尼深夜坐在高尔夫球场里。巴尼说:“我们花钱如流水、我们吃、喝、不停买东西,然后我们讨论我们买的东西,然后我们再讨论要买的其他东西……”库珀回应道:“我曾经认为我知道的一切坚固的、他妈的永恒的东西,突然就……我不知道,所有的规则我都搞错了,根本就没有规则。”
《猜火车》中的独白是愤怒,是嘲讽,是青春的叛逆、莽撞的未经世事,是对成年世界莫名的厌恶,但也是谶语,是预言,是终被证明正中靶心的省思与洞见,指涉了人在既定轨道上行驶的命定之途。
但吊诡的是,人们即便知道轨道通向可怖的站台,也仍然会按照惯性奔赴而去,最终被绚烂又绝望的泡沫淹没……一代一代循环往复,奔赴同样的处境与终点,再面对同样的处决与自我清算。
奢靡和虚伪,也有体面与秩序
《掩耳盗邻》有着近些年美剧类型里一个少见的设定:当一个成功的中年金融男成为盗贼。听起来狗血,但看起来合理。
库珀英俊,健硕,离异,儿女归前妻。他在酒吧里偶遇了一名年轻女孩,你情我愿,但没过多久,老板就通知他被开除了,只是因为那个女孩算是间接又间接的同事。当然,这是借口,主要原因是他的傲慢激怒了上司。但库珀对这一切有口难言,曾经沧海难为水,他再难找到合适的工作。
某天,他突然动了自己那些非富即贵的邻居的心思,今天拿一串项链,明天偷一块手表,维系自己的开销,然后,不动声色地继续参加慈善晚宴和高尔夫球局,谁会想到嫌犯会是他呢。故事从这里展开,驶向不可思议的过程与结局。
听起来这个故事迅速偏向了惊险与刺激的类型化叙事,但事实是一点也没有。它反而走向了另外的一端,以盗窃作为切口,展现出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的裂痕,对准了阶级鸿沟的残酷,探讨了信任与危机,忠诚与背叛,爱情的坚固与脆弱,友谊的矫饰与真谛。
所以,它直接跳开了罪责的对错,道德的黑白,指向的仍然是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困窘与困境,人们羞于面对、难以启齿的本质性问题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