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一年融7轮当红企业智元机器人来说,2024年公司层面遇到的最大的问题,可能是创始人要离职。
这位B站百大UP主“稚晖君”,以及一天只吃一顿饭的创始人,真实名字叫彭志辉。2023年2月,搭档上海交大教授闫维新,正式在上海成立智元机器人公司。这两位其实都是联合创始人,据悉背后还有华为大佬坐镇。
但台前一直是网红负责人稚晖君,公司高速发展一年后,几个“老板”在发展路线上有了一定的分歧,侧重做资本概念更热的人形机器人,还是做商业化更好的任何智能机器品类?
公司内闹了一圈后,智元高层协商的解决办法也比较折中,彭志辉身份被定为CTO,主要做人形机器人。联合创始人闫维新带着团队做商业清洁机器人。一边顾着营收,一边顾着理想,这样好在没影响智元的新一轮融资。
其实,机器智能的江湖中,很多家公司都面临着这一问题。“到底要不要做通用人形机器人”?在知名资本如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眼中,智能机器并不一定要做人形:“绝大多数应用场景并不需要人形机器人,炒菜机器人应该长得像锅,吸尘器也长得并不像人。像是波士顿动力那种很酷的、跳来跳去的机器人,真的会有很多应用场景吗?”
但现实是资本蜂拥的具身智能热潮中,大家都在投人形机器人,实际上在赌一个泛化能力出现的明天。特斯拉的Optimus已经迭代到第三代,OpenAI投资的Figure则能和人类对话。这些机器人做出了无数个第一:“第一个拿起苹果”“第一个煮咖啡”等成绩。
|